在东方红学校的校园里,有这样一位历史老师:她用五年讲台坚守浇灌知识之花,以三年班主任温情守护成长之路,更用对教育的热忱,让历史课堂成为涵养家国情怀的沃土。她,就是李晋芳老师。
让历史课堂“活”起来 让思维深度“沉”下去
“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,而是有温度的思考。”这是李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她的课堂,总能用巧妙的“问题链”点燃学生的探究欲。
讲到《甲午中日战争》时,一张朝鲜东学党起义地图、几段明治维新后日本扩张的史料,就成了她抛出的“引子”:“日本为何偏偏选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?”引导学生从历史细节里找答案,分析战争背后的必然与偶然。而当北洋舰队的故事展开,她又带着学生对比舰队建设档案、清政府统治史料与日本军事准备记录,追问“舰队覆灭的根源在哪?”“近代化探索为何步步坎坷?”在环环相扣的思考中,学生不仅吃透了历史脉络,更读懂了“铭记历史”四个字的分量。
展开剩余60%让家国情怀“落”下来 让青年担当“立”起来
“学历史,既要知其然,更要传其魂。”李老师深谙历史教育的育人密码,总能把课本里的家国情怀变成学生可触可感的体验。
讲“五四运动”时,她别出心裁组织课本剧表演:学生们化身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的中国代表,演进步青年街头演讲的慷慨激昂,再现爱国学生游行时的赤诚与勇敢。“当学生们站在舞台上,喊出‘还我青岛’的口号时,眼里的光和百年前的先辈如出一辙。”李老师笑着说。这场表演,让“爱国”不再是课本里的词汇,而成为刻进学生心里的信念。
用点滴陪伴“暖”人心 让德业双修“融”日常
“成绩重要,人品更重要。”作为班主任,李老师的育人之道藏在细节里。主题班会上,她和学生聊“责任与担当”;晨午检时,她提醒大家“规则里藏着自由”;看到同学间有小摩擦,她总能用几句暖心话化解,让班级始终充盈着互助友爱的氛围。
“李老师不仅教我们历史,更教我们怎么做人。”这是学生们对她的评价。在她看来,教育的真谛,就是让每个孩子在成长中既收获知识,更成为正直、有担当的人。
五年深耕,李晋芳老师用热爱诠释着“师者”的意义。她说:“历史教会我们回望过去,而教育让我们走向未来。”在东方红学校的沃土上,她将继续带着这份热忱,让历史之光照亮更多学子的成长路,为培养有情怀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,步履不停。
来源 东方红学校
发布于:山西省粤友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