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2025年7月,俄罗斯推出了全新一代的中型运输直升机,也就是米80项目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米80算是俄罗斯最新研制的产品,最大起飞重量达14吨,未来有望替代米8、米17等一批直升机。在解放军战斗序列中,早已装备了不少米8、米17、米171系列。那么,面对新一代的米80,咱们中国会不会再次引进呢?今天咱们就探讨一下这个话题。
先来说说米8系列直升机吧。这个米8是苏联60年代研制出来的中型运输直升机,价格实惠,可靠性也挺高的,挺受欢迎的。到了八九十年代,俄罗斯在米8的基础上,又陆续推出了米17、米171啥的改良版和升级版。对于这些米8和米17系列,各个国家都挺喜欢的。到现在为止,“河马”系列直升机,算是出口量最大的中型运输直升机之一了。
米8、米17系列的直升机,最大起飞重量大概在13吨左右,能搭载的货物量也差不多在4到5吨间吧。到目前为止,许多国家都拥有了不少米8和米17的直升机。就拿解放军来说,从八九十年代开始,由于国产直8系列一直没能真正成熟,部队对于运输直升机的需求变得非常紧迫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国陆续从俄罗斯引进了大量的米8、米17、米171这几个型号的直升机。
到了2010年代末,我国依旧在大量进口“河马”系列直升机,但具体进口数量并没有正式公布。外媒估算,解放军大概装备了超出400架的米8、米17、米171系列直升机。虽然近年来,国产的直8G、直8L、直8D 等型号逐步成熟,开始批量生产,装备部队,逐渐减少了对进口的依赖。
未来20年里,要彻底用国产直升机取代俄制“河马”系列,基本上没戏,毕竟数量实在太多。更别说,最新那批直升机,甚至还是在2010年代末才交付的。到2025年7月,俄罗斯推出了新一代中型运输直升机,也就是米80项目。根据公开资料,米80的最大起飞重量是14吨,比现役的米8和米17都要略大点。
在米-171A3的基础上再进行升级,采用了复合材料的旋翼桨叶,重新设计的X形尾桨,还配备了改良版变速箱,机身也加强了。米80直升机的目标是接替老一代的米8、米17等型号。当然,2025年7月米80项目才刚刚起步,接下来还得花不少时间去发展,能不能成功也真是个大问号。毕竟,进入2020年代,俄罗斯的实力已经“渐渐变弱”,这事儿说难也不难。
比如空军的A100预警机项目停摆,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也搁置,搞得刚刚迈出步伐的米80直升机项目,能不能继续推进,真是扑朔迷离呢。至于米80直升机一旦定型,中国会不会引进,作者觉得可能会考虑,但说不定未必会用在解放军部队。
从90年代开始,我国不得不大量进口米8、米17和米171直升机,核心原因在于国产直8直升机根本扛不起大事情。这段时间里,我国涡轴直升机技术一直不太成熟,严重限制了各种型号直升机的研发和进步。可是近年来,随着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,我们陆续推出了直8L、直8D等新型号,性能方面也逐步达到了不错的水准。比如直8L,最大起飞重量15吨,最大载荷能力5.5吨。
在设计理念和结构布局上,直8L和直8D越发接近欧洲的EH-101系列直升机。随着直8L、直8D逐渐成熟,进入大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,预计它们会逐步取代那些年久失修的直8系列直升机。在中型运输直升机方面,我国会逐步采取“国产为主、俄制为辅”的策略。毕竟,当年引进的俄制直升机数量实在太多,短时间里还无法全部替换掉。
而且,现有服役时间还比较短,还没到该退役的节点。那么,中国会不会打算引进新一代的米80系列直升机呢?其实,要考虑这个问题,首先得看米80系列能不能成功定型、实现批量交付,只有达到这些条件,中国才会考虑进口。俄罗斯擅长“画大饼”,用这个手法,骗了不少国家的关注。比如当年的CR929,一步步演变成了C929项目,套路十足。
再一个要注意的就是米80直升机的报价以及整体性能表现了。早些年,很多国家选择进口米8或者米17,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价格实惠,进口的价格比国产的还便宜点。但从米17的后续改良版开始,它的进口价逐步上涨,现在单价已经超过了1200万美元。这价格一高,对不少国家来说,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。至于新一代的米80直升机,变数真挺多的。
未来,中国大概率会引进米80直升机,但估计主要不会用在解放军或者武警兵力上。毕竟,后勤保障系统非常关键,没有必要让俄制直升机加入这个圈子。将来,咱们进口的米80,基本上会用于应急救援、森林消防、公安这些地方部门,搞重点任务,而不是用在武装部队。像近年来,从俄罗斯引进卡32直升机,实际上也是这个道理。
关于我国各种机型的成长经历和变化过程,还有很多故事待我们去挖掘。以后,作者会在接下来的文章里,慢慢跟大家分享这些精彩的细节。
粤友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